伊斯坦布尔 ,一座城市的记忆 完结 | 46集
类型:
通俗文学
更新时间:
2018-11-21
左语读后感:王小波曾经说过:一个人只拥有一生一世是不够的,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本书作者也说:我没法相信第一个人生的神奇故事,有助于我们面对更明朗、更真实的第二...详细介绍>>
《伊斯坦布尔 ,一座城市的记忆》详细内容
左语读后感:王小波曾经说过:一个人只拥有一生一世是不够的,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本书作者也说:我没法相信第一个人生的神奇故事,有助于我们面对更明朗、更真实的第二个人生,那个在我们醒来时注定展开的第二个人生。那么,我常常也有类似的感悟:生命是厚重且丰富的,你读过的书,走过的路,遇见的人,就是你的第二个人生。内容简介:本书是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土耳其作家奥尔罕·帕慕克的自传体文集,对帕慕克而言,伊斯坦布尔是一座充满帝国遗迹的城市。这座城市特有的“呼愁”,早已渗入少年帕慕克的身体和灵魂之中。该书是一段撼动了土耳其的文化变迁记录——折射出现代文明与不断退却的传统文化之间的斗争。作者简介:费利特.奥尔罕·帕慕克(Ferit Orhan Pamuk),土耳其当代最著名的小说家,西方文学评论家将他与马塞尔·普鲁斯特、托马斯·曼、卡尔维诺、博尔赫斯、安伯托·艾柯等相提并论,称他为当代欧洲最核心的三位文学家之一。1952年6月7日,帕穆克生于伊斯坦布尔。1998年《我的名字叫红》出版,该作品获得2003年国际IMPAC都柏林文学奖,同时还赢得了法国文艺奖和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2006年,帕慕克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来自互联网的“伊斯坦布尔”简介:伊斯坦布尔(土耳其语:İstanbul)是土耳其政治、经济、文化、金融、新闻、贸易、交通中心,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繁华的国际大都市之一。位于巴尔干半岛东端,博斯普鲁斯海峡南口西岸。扼黑海入口,当欧、亚交通要冲,战略地位极为重要。面积5343平方公里,人口1385万(1985)。公元前658年始建在金角湾与马尔马拉海之间的地岬上,称拜占庭。公元330年改建为东罗马帝国首都,改名为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又译康斯坦丁堡)。别称新罗马。1453年成为奥斯曼帝国首都。伊斯坦布尔之名在奥斯曼帝国征服之前至少存在百余年历史了,如1403年西班牙国王遣使觐见帖木儿大帝,使臣途径君士坦丁堡,在回忆录中提到,希腊人也称此地为伊斯坦布尔(见《克拉维约东使记》商务印书馆汉译本)。但西方国家认为奥斯曼帝国是此地的侵略者,所以依然坚持称此地为君士坦丁堡。1923年土耳其共和国初建时为首都(独立战争期间迁都安卡拉),伊斯坦布尔才成为国际上的正式名称。现在市区已扩大到金角湾以北,博斯普鲁斯海峡东岸的于斯屈达尔也划入市区,成为地跨欧、亚两洲的现代化城市。伊斯坦布尔当选为2010年欧洲文化之都和2012年欧洲体育之都。该市的历史城区在198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