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3月10日,《通往奴役之路》在英国出版之后,立刻引起了轰动。首版2000本几天之内就销售一空。出版公司决定立刻加印1000本。随后的两年中,公众具有巨大的需求,而出版社方面却总是无法全部满足读者的需求。因为战时纸张限量供应,出版社不能一下子印那么多本。到了当年夏天,哈耶克曾经抱怨说这本书成了“奇货可居”。1944年9月24日, 《通往奴役之路》成了《纽约时报》书评版头条评论的对象。到1945年四五月间,《通往奴役之路》成为美国的一本畅销书。5月20日那一周,该书在芝加哥的销量排在第二,在克利夫兰和底特律排在第三。6月24日那一周,它在芝加哥和圣路易城名列第一,在底特律名列第二。[7] 《通往奴役之路》在20世纪70年代西方经济陷入低谷时,受到了西方学者的广泛重视,作品的影响也迅速扩展到国外,几乎被译成了所有欧洲国家的文字广为流行。
《伊利亚特》以特洛亚战争为题材。战争由“金苹果传说”中特洛亚王子帕里斯裁判造成美女海伦被劫引起,历时十年,史诗主要叙述发生在第十年的五十天左右里的故事。希腊军队统帅阿伽门农的傲慢和贪婪激起军队主将阿基琉斯的愤怒,从而引发了一系列战斗和杀戮。
《博客思听2006全年》的详细内容____ 「博客思听」的名字起源于 Bookast,是由 Book 和 Broadcast 两个字所结合而成;如同 Podcast 这个字,是由 iPod 加上 Broadcast 而来的一样。我们的理念,是将书籍转换成有声格式,让许很多多的读友,可以透过下载或是在线收听的方式来收听。____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慕容清读”, 收听更多有声作品。《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展示给读者的是湘西世界和谐的生命形态。《边城》发表于1934年,小说描写了山城茶峒码头团总的两个儿子天保和傩送与摆渡人的外孙女翠翠的曲折爱情。青山,绿水,河边的老艄公,16岁的翠翠,江流木排上的天保,龙舟中生龙活虎的傩送……《边城》中的一切都是那样纯净自然,展现出一个诗意的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然而最终美好的一切只能存留在记忆里:天保与傩送一个身亡,一个出走,祖父也在一个暴风雨的夜晚死去,一个顺乎自然的爱情故事以悲剧告终。小说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表现自然、民风和人性的美,描绘了水边船上所见到的风物、人情,是一幅诗情浓郁的湘西风情画,充满牧歌情调和地方色彩,形成别具一格的抒情乡土小说。小说配乐:赵聪《江南印象》。注:文中反复出现碾坊二字,“坊”字为多音字,在此文中应读作fáng,误读作了阴平,特此更正,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