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说我必须跟她去火车站,去接从劳改营回来的姥爷。火车从兰州开往北京的,从车上下来的人身上和脚上都有一层黄色尘土。站台空旷了,姥爷还不出现。妈烦躁地自语:“叫他别动,别动,肯定错过了!”妈不承认她不记得姥爷的模样,她说起码姥爷的大个头会让她一眼认出来。我从来没见过姥爷,据说他的所有照片都被烧掉了。一些是他刚被捕时烧的,其余是“文革”中烧的,姥姥和妈必须把和他的一切联系烧干净。我和弟弟从来不知姥爷犯的什么法,只知道他是政治犯,够资格挨枪毙的。后来不知怎么他案情的重大性就给忽略了,死刑也延缓了。一缓30年。整个一个空站台就把我妈和我晾在正当中。都要走了,看见车尾巴上站着个人,穿一身黑不黑、蓝不蓝的棉袄棉裤,黑暗的脸色,又瘦又矮。他疑惑地往我们这边走几步,希望我们先问话。妈小声跟自己说:“不是的,不是的,一点影子都没有!”我也但愿不是的。这老头猥琐透了,不是那种敢做敢为敢犯王法的模样,也没有政治犯的自以为是、不以己悲的伟岸。老头唤出了妈的乳名。妈脸上出现了轻微的恶心和过度的失望。妈推我一把:“叫姥爷!” 这是她坚持我陪她来的原因:我叫一声姥爷便省了她叫“爸”了。姥爷哭了一下,妈也哭了一下,这场合不哭多不近情理。
本书是最好的文化人类学教科书之一。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为“人类学入门”,介绍人类学各分支学科、文化的概念和研究方法、主要的理论与应用等;第二部分为“欣赏文化多样性”,探讨文化人类学如何从语言、族群、经济与政治体系、家庭与亲属、婚姻、性别、宗教、艺术展演、媒体与体育等多个维度,表现人类在历史时空中的文化多样性;第三部分为“变迁的世界”,进一步探讨这些维度在当代世界的转型与表现形式,包括全球资本主义经济体系、殖民主义、全球化、环境变迁与土著居民运动等热点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