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白俄罗斯作家、记者斯维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著作。当代罕见的纪实文学经典,人类史上超恐怖的科技悲剧,每一页,都是奇异而残忍的故事——经历过这种事,我们如何相爱?1986年4月26日,史上最惨烈的反应炉事故发生在切尔诺贝利。这是史上最浩大的悲剧之一。作者访问了上百位受到切尔诺贝利核灾影响的人民,有无辜的居民、消防员、以及那些被征招去清理灾难现场的人员。他们的故事透露出他们至今仍生活在恐惧、愤怒和不安当中。本书将这些访谈以独白的方式呈现,巨细靡遗的写实描绘,使这场悲剧读起来像世界末日的童话。人们坦白地述说着痛苦,细腻的独白让人身历其境却又难以承受。播讲:瑰夏、伍壹先生、水更流君、墨千临、宛桐声话、令狐笑笑生、油焖大侠、涵怡馨。后期:瑰夏
读名著的好处就是,不用过多的介绍这是一本什么书,《红楼梦》更是如此。有很多听友反应,自己读原文很费力,听我读的原著,反而轻松易懂。这一点颇受鼓励。所以决心,将严格按原文,力争做到三不:一字不改;一字不加;一字不减,提供百分百原汁原味。
在这本安静的小书中,梁文道以自己的视角评述了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王小波《黄金时代》、张爱玲《小团圆》、村上春树《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金庸《射雕英雄传》《笑傲江湖》《鹿鼎记》、木心《哥伦比亚的倒影》、陈丹青《退步集续编》、古罗马皇帝马可·奥勒《沉思录》、查尔斯·兰姆《伊利亚随笔集》、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等经典作品。主讲人厚积薄发,触类旁通,每本书的背后都有一个小故事,读来妙趣横生。
《红楼梦魇》是张爱玲的一部重要作品。 1966年张爱玲定居美国,至1995年离世,期间以十年时间研究《红楼梦》,此书正是其晚年多年研究的结晶。书中共收入其七篇研究文章,包括《〈红楼梦〉未完》,《〈红楼梦〉插曲之一》,《初详〈红楼梦〉》,《二详〈红楼梦〉》,《三详〈红楼梦〉》,《四详〈红楼梦〉》,《五详〈红楼梦〉》。《红楼梦魇》像迷宫,像拼图游戏,又像推理侦探小说。早本各各不同的结局又有《罗生门》的情趣。偶遇拂逆,事无大小,只要“详”一会《红楼梦》就好了。收在这集子里的,除了《三详》通篇改写过,此外一路写下去,有些今是昨非的地方也没去改正前文,因为视作长途探险,读者有兴致的话可以从头起同走一遭。作者不过是用最基本的逻辑,但是一层套一层,有时候也会把人绕糊涂了。作者自己是头昏为度,可以一搁一两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