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书》相传为秦末黄石公作,是一部类似语录体的书,流传甚广,影响很大。民间视为奇书、天书。该书以道家思想为宗旨,集儒、法、兵的思想发挥道的作用及功能,同时以道、德、仁、义、礼为立身治国的根本、揆度宇宙万物自然运化的理数,以此认识事物,对应事物、处理事物的智能之作。传说黄石公三试张良,而后把此书授予张良。张良凭借此书,助刘邦定江山。 曾任过宰相的张商英考证,张良从黄石公所受之《太公兵法》实为《素书》。张商英在《素书》序中写道:“黄石公《素书》六篇。按前汉《列传》,黄石公圯桥所授子房《素书》,世人多以《三略》(即《太公兵法》)为是,盖传之者误也。晋乱,盗发子房(张良字)冢。于玉枕中获此书,凡一千三百三十六言。上有秘戒:不许传于不道、不神、不圣、不贤之人。若非其人,必受其殃。得人不传,亦受其殃。呜呼!其慎重如此。”
《江湖三十年》即《中国式骗局》天涯人气最旺的帖子。本书位居天涯头条,已有2000多万的点击量,好评如潮。这是一部由亲历者向您讲述的江湖往事。 一个名叫呆狗的96岁老人,颠簸一生,传奇一生。他的一生就是行骗和受骗的一生,也是行走江湖的一生。 在书中,你能看到旧中国江湖八大门中的各个流派,能够看到江湖上的勾心斗角和下套设局,能够看到人贩子、盗窃团伙、算命先生、拆白党、放鹞子、碰瓷团伙、诈骗团伙、做旧团伙、丐帮等民国江湖上形形色色的人物。 作者以高超的艺术手法,为你用文字描绘一个个精彩绝伦的故事,让读者近距离观察到一个令人震颤的民国江湖。
那是一片遥远的土地,候鸟的翅翼难以飞及。那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热情的舞蹈呼唤友谊。那是一片深情的土地,刻写下一段相隔万里的记忆。长篇纪实文学《那时的援非·那时的我》为您再现一段跨越时空、铭刻真诚、世界民族团结的盛事,为您还原一串中国医疗队援非的传奇步履,为您讲述一根中国“银针”在非洲写下的传奇故事……《那时的援非 那时的我》是著名中医专家刘唤荣教授为中国援外医疗五十周年的献礼之作,一根银针把闪亮的扎伊尔共和国最高骑士勋章、匈牙利总统的赞誉和非洲人民的深情厚意紧紧串连在一起。也把一种“医术无国界、医生有国籍”的大爱之境书写在中非友情备忘录的深处。请你收听长篇配乐纪实文学《那时的援非,那时的我》,作者——刘唤荣,演播制作:车咏君。
1910年4月21日,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因心脏病病发辞世。死前,他遗下5000页的自传手稿,因其间有对政治的尖锐批评,因而遗言“身后100年内不得出版”。在作家去世100年后,美国加州大学出版社于2010年11月正式出版他的完整权威版自传。马克·吐温有着高超的幽默、机智与名气,被称为美国最知名人士之一,曾被推崇为“美国文坛巨子”。擅长写具有讽刺意味小说的他将这种风格带到了他的自传之中,书中,这位睿智的学者嬉笑怒骂,谈笑风生间将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展现给了我们。对与自己同时代的文学人物,马克·吐温没有谈及太多,但对批评家这一行当表达了自己的观感:“我认为,批评家的工作是所有职业中最腐化堕落的,没有任何真正价值。”“尽管如此,随它去吧。”“这是上帝的旨意,我们必须要有批评家、传教士、国会议员和滑稽演员,我们必须承受这些负担。”同时,这本自传也不乏马克·吐温对私生活的讲述,他甚至用了很长的篇幅,抒发他对一个女人的愤怒。他似乎是以一种很随意的方式在书写自己的人生,想到了就说出来了然后记录下来,可是,细细斟酌之下,字里行间都包含着他的睿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