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书前,我必须真诚地和您说明一个极其平常、但却无比重要的事实:与成功人士相比,我们并没有少度过一寸光阴,但却不得不承认,与他们之间的差距太大了,大到我们只剩下崇拜、羡慕和嫉妒。那么,究竟是什么造成了这种差距呢?习惯!没错,就是习惯!因为只有不同的行为习惯,才能导致不同的结果。如果您还心存不屑和狐疑,那么,请先认真阅读此书,看看《成就伟大的8个小习惯:总裁的职场圣经》告诉您的秘密。然后,去努力尝试学习这些优秀人士的习惯吧,并坚持它!看看一个月,三个月,一年之后会发生什么奇迹?
我究竟怎么了?我仿佛被恶魔缠住了,在镜子面前我说着一些莫名其妙的话,我的嘴巴里发出别人的声音。在说这些话的时候,卡梅伦·韦斯特30多岁,是一位成功的商人,拥有幸福的婚姻和可爱的孩子。这个“声音”是戴维发出来的,戴维是第一个出现在卡梅伦生命中的分身,是他的24个分身中的一个,他详细地描述了卡梅伦小时候的恐怖受虐经历;还有8岁的克莱,紧张兮兮,说话结结巴巴的;12岁的尘儿,温柔、能干,她对于自己生活在一个中年男人的身体里,感到很失望;巴特,开朗幽默,以孩子们的保护者身份自居;利夫,浑身充满精力,干劲十足,总是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韦斯特。还有其他19个分身——他们的性格、习性、记忆都各不相同。 在《24重人格》一书中,韦斯特将他自己的人格分裂的令人心碎的经历,以及他治疗满是创伤的心灵的过程展现在读者的面前,在他接受治疗的过程中,他尽力维持他与妻子、儿子的关系,渴望过一种正常的生活。 而且它还是一个能令读者着迷的故事。韦斯特在本书里描述了多重人格患者的各个分身们和谐相处的珍贵的和前听未有的资料,心灵扭曲的痛苦、诡秘的气氛和最终的希望……《24重人格》是一本能够让你对心灵的自我保护力量产生敬畏的书,你也会为韦斯特勇于把握自己命运的精神而喝彩。 新浪微博:啡悦电台微信公众号:啡悦电台微信个人号:storycast_radio
《雾都孤儿》是英国作家狄更斯于1838年出版的长篇写实小说。该作以雾都伦敦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孤儿悲惨的身世及遭遇。主人公奥利弗在孤儿院长大,经历学徒生涯,艰苦逃难,误入贼窝,又被迫与狠毒的凶徒为伍,历尽无数辛酸,最后在善良人的帮助下,查明身世并获得了幸福。该书揭露许多当时的社会问题,如救济院、童工、以及帮派吸收青少年参与犯罪等。该书曾多次改编为电影、电视及舞台剧。《雾都孤儿》是英国小说家查尔斯·狄更斯在维多利亚时代的作品。资本主义的发展,使英国成为世界超级大国。但繁华之下,是贫穷和不幸。这种繁荣孕育在危险和肮脏的工厂和煤矿里。阶级冲突越发明显,终于在1836年到1848年中接连爆发。19世纪末期,大英帝国国力逐渐下降。作为一个时代的产物,文学日趋多样化,许多伟大的作家出现在那个时代。
《沉默的正念》是一行禅师的切身体会和他所观察到的种种,呼吁现代人应学会静默,通过正念呼吸,调节自己的生活步调,平息内心的喧嚣。作者看到生活在喧嚣的都市人们,每天都步履匆匆,为工作,为物质生活而忙碌,无暇顾及自己的内心世界,因此身体变得更加疲惫,内心变得焦躁、空虚。面对这种现状,他提出了解决的方法,沉默可以让自己更专注于自己的内心,正念是让自己与自己的灵魂对话,可以带来内心的开阔和平静。静默是无为亦是有为,它于你所追逐的东西无益,但却让你的内心远离喧嚣,可以更加真切的感受到你身边的事物,风声、鸟鸣……听到内心最深切的召唤,排除内心的喧嚣。我们每个人都需要静默,需要止息内心的喧嚣,倾听生命里各种奇妙的声音,这样可以让我们活的真实,活的深刻。一行禅师(1926年10月11日-),世界著名的佛教大师、宗教界精神领袖、伟大的心灵导师、当今社会*宗教影响力的僧人之一。1967年,被美国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提名角逐诺贝尔和平奖。1926年出生于越南中部的广治省。16岁出家,23岁受具足戒。 1962年前往美国普林斯顿大学钻研比较宗教,越战期间返乡从事和平运动。后旅居法国,长期从事难民救援工作,并于法国、美国与德国成立多所正念禅修中心 及寺院。1982年,在法国南部建立梅村禅修中心,并赴世界各地弘法。一行禅师通晓越、英、法及中文,著作达100多种,身兼诗人、作家与学者,除了佛学作品外,还有诗集、小说、戏剧、传记等。其作品关注人类的存在状况,人类心灵的苦难与疗救,其著作被翻译成40多个国家的文字,在欧美畅销书排行榜中曾多次进入前十名,经久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