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早期英格兰第一节 不列颠文明的开拓者3第二节 罗马人人侵6专题 英国的风俗习惯11第二章 盎格鲁-撒克逊时期第一节 盎格鲁-撒克逊人人主不列颠17第二节 七国时代20第三节 阿尔弗雷德大帝23第四节 丹麦金与丹麦人的统治28专题 英国贵族32第三章 从诺曼征服到玫瑰战争第一节 诺曼征服37第二节 亨利二世主持的司法改革42第三节 "狮心王"的传奇人生46第四节 自由的奠基石--《大宪章》50第五节 议会制度的起源54第六节 征服威尔士与苏格兰的战争58第七节 历时最长的战争--英法百年战争(上)63第八节 历时最长的战争--英法百年战争(下)68第九节 玫瑰战争的始末73专题 绅士风度78第四章 都铎王朝与斯图亚特时代第一节 亨利七世的勤勉创业83第二节 亨利八世与英国宗教改革87第三节 血腥玛丽92第四节 伟大的伊丽莎白女王96第五节 女王的"海狗"101第六节 "无敌舰队"的覆灭105专题 最受欢迎的英国作家:莎士比亚110第五章 革命与变革第一节 推翻国王的暴政--英国革命115第二节 叱咤风云的统帅--克伦威尔120第三节 天主教复辟的失败--"光荣革命"'126第四节 工业革命131第五节 两党制的确立与工党的崛起136专题 诗坛双圣--拜伦与雪莱140第六章 日不落帝国的兴衰第一节 殖民侵略的急先锋--东印度公司147第二节 海军军神纳尔逊152第三节 开辟帝国的新领地--库克船长的探险历程157第四节 黑奴的泪与血--罪恶的黑奴贸易162第六节 金矿争夺战--英布战争167第七节 大饥荒的后果--爱尔兰的分离独立172第八节 盛世时代的女王--维多利亚176第九节 日不落帝国的余晖--英联邦的建立182专题 亚当.斯密与《国富论》186第七章 英国与两次世界大战第一节 厘清敌友--协约国的建立191第二节 英国与第一次世界大战(上)195第三节 英国与第一次世界大战(下)199第四节 姑息养奸的"绥靖政策"204第五节 英国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上)209第六节 英国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下)213第七节 一代贤相--丘吉尔219专题 名门名将--蒙巴顿勋爵224第八章 当代英国的发展第一节 分崩离析的大英帝国229第二节 国有化、福利国家与英国病233第三节 英国"铁娘子"--撒切尔夫人237第四节 布莱尔与"第三条道路"242专题 英国王室246
为什么富人越富,穷人越穷?为什么很多时候你越是想要获得金钱和财富,却越是得不到?为什么在同样的外部条件下,两个受过同等教育的人做同样一件事却有截然不同的结果?约瑟夫‧摩菲在书中对这些问题一一进行了解答。
《必然》是用生物学的思维方式,把整个人类科技看成一个庞大的生命体,告诉我们这个生命体演化过程当中的发展趋势。这样脑洞大开的时刻,最近几百年来已经好几次了。比如哥白尼说,别扯了,人类居住的地球根本不是宇宙的中心;康德说,别想了,真实的世界我们人类是永远也理解不了的;达尔文说,别傲娇了,人类只不过是猴子变的;爱心斯坦说,别想更快了,光速已经是宇宙的极限;弗洛伊德说,别做梦了,你的潜意识才是主人,你只不过就是个傀儡;道金斯说,别搞错了,基因才是真正的乘客,我们的肉体只不过就是个车厢罢了……这几百年来,我们受到的打击多了去了,这次KK大叔要告诉我们,科技本身就是一个生物,而我们人类只不过就是喂养它长大的奴仆罢了。科技他就和婴儿一样,我们不知道它哪一天学会站立坐卧,不知道他哪一天会情窦初开,但是我们知道,这一天一定回来,必然而然。《必然》是为人类未来三十年的科技进步做了一次掐算,实际上,《必然》是为科技这个生物描绘出了一副演化的图谱。作者见证了无数科技力量的爆发之后,在书中为我们呈现了十二个演化的趋势,KK用的全部都是动词,并且都是ING形式的现在分词,用来表达“持续动作”的一种语法形式。就是告诉我们这些力量是处在正在加速运动中的。这十二个趋势我在这里就不一一罗列了,反正现在说了您也肯定记不住。后面我会一个一个的说清楚。我们现在只需要知道,虽然每一个趋势在书中的论述都是独立成一个章节,但是他们并非独立运作的。而是高度的叠加,并且彼此依存,相互促进,不可能只单独说一个而不说其他。
主播作品集:http://yzb.sxl.cn主播微信公众号:影子兵新浪微博:有声主播影子兵罗生门究竟说的是什么还记得《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吗?2013年,该片在第85届奥斯卡奖颁奖礼上获得了包括最佳导演、最佳视觉效果在内的四项奖项。 凭借此片,李安摘得第85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奖,成为首位两度获得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奖的亚洲导演,也是首位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华人导演。 除了原著小说,李安在接受采访时还提到了一部小说,就是日本小说家芥川龙之介的《罗生门》。他说:“在海上的故事有多种版本,为什么要这样设置?这里面《罗生门》的东西就出来了”。 其实,不仅是李安,包括黑泽明、区丁平等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导演都被这篇小说,以及小说的作者芥川龙之介深深打动。其中,黑泽明拍摄了与原著小说同名的电影《罗生门》(影片主要内容实质上是另一篇小说《竹林中》,仅仅在电影开头借用了《罗生门》提到的一个地点。),区丁平拍摄了芥川龙之介的《南京的基督》(该片由梁家辉、富田靖子、庹宗华主演获得了第八届东京国际电影节 (1995年)最佳艺术贡献奖、最佳女演员奖)。 说了辣么一大堆,重点来了!!! 今天我们要隆重介绍的就是——有声版《罗生门》小说集。 作家简介: 芥川龙之介(1892~1927),日本小说家。 代表作有《罗生门》、《竹林中》、《鼻子》、《偷盗》、《舞会》、《阿富的贞操》、《偶人》、《橘子》、《一块地》以及《秋》等。 芥川龙之介生于东京,本姓新原,父经营牛奶业。生后9个月,母精神失常,乃送舅父芥川家为养子。芥川家为旧式封建家族。龙之介在中小学时代喜读江户文学、《西游记》、《水浒传》等,也喜欢日本近代作家泉镜花、幸田露伴、夏目漱石、森鸥外的作品。1913年进入东京帝国大学英文科。学习期间与久米正雄、菊池宽等先后两次复刊《新思潮》,使文学新潮流进入文坛。其间,芥川发表短篇小说《罗生门》(1915)、《鼻》(1916)、《芋粥》(1916)、《手帕》(1916),确立起作家新星的地位。1916年大学毕业后,曾在横须贺海军机关学校任教,旋辞职。1919年在大阪每日新闻社任职,但并不上班。1921年以大阪每日新闻视察员身份来中国旅行,先后游览上海、杭州、苏州、南京、芜湖、汉口、洞庭湖、长沙、郑州、洛阳、龙门、北京等地,回国后发表《上海游记》(1921)和《江南游记》(1922)等。自1917年至1923年,龙之介所写短篇小说先后六次结集出版,分别以《罗生门》、《烟草与魔鬼》、《傀儡师》、《影灯笼》、《夜来花》和《春服》6个短篇为书名。 1927年发表短篇《河童》,对资本主义社会及其制度作了尖锐的嘲讽。同年7月由于健康和思想情绪上的原因,服毒自杀,享年35岁。 其实,所谓罗生门的主旨内容已经借小说中的人物说的很清楚了,那就是“不干,就得饿死,没办法”。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作家的这种关于人性的探讨是来源于当时日本的生态、政治环境。最主要的是从当时的(尤其是小说中故事发生的时代)地缘政治来看,日本被各种自然灾害不断侵袭,军阀争战不断,路有饿殍、民不聊生。因此,“要不要当强盗?”在日本文化当中是一个由来已久的疑问。或者说,干脆就是设问——“不干,就得饿死,没办法!”抛开民族仇恨暂且不论,一些人类共性的问题似乎永远不会有标准答案。而今天广为流传的“罗生门”一词,更准确的来源就是黑泽明的同名电影《罗生门》。前面已经说过,电影《罗生门》仅仅在开头的场景设置中借用了罗生门这个地名,以及一些人物设置来展开故事的叙述。故事的内核却是另一篇芥川龙之介的小说《竹林中》。这篇小说的主旨是“真相不可知”。也就是说,在特定的情景下,所有当事人的说法都掺杂着自己的考虑,而每一种说法都能够自圆其说。在没有更多直接证据的情况下,事件的真相就不可知了。比如说,最近热门的“江歌案”,就是典型的罗生门的体现。正是由于对人性的深度挖掘,细致的描写,以及众多发人深省的文学作品,让芥川龙之介的名字也随着这些直至人性深处的疑问变得家喻户晓。在世界文学史上,芥川龙之介也享有盛誉,甚至被赞为日本的鲁迅。 由影子兵播讲的有声版《罗生门》短篇小说集,收录了芥川龙之介著作的20余篇短篇小说,于2018年2月中旬完结。随后,影子兵将开辟新的专辑,播讲本次没有收录的芥川龙之介的其它经典作品,期待广大听友继续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