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古开天地、女娲造人、大禹治水、精卫填海……这一个个流传广泛的古代神话传说,无一不展现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自然的认知和无穷的幻想,体现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聆听先人留下的神话传说,不仅能够丰富孩子们的想象力,更有助于孩子们了解中国古典文化。____ ____神话是由人民集体口头创作,表现对超能力的崇拜、斗争及对理想追求及文化现象的理解与想象的故事,属民间文学的范畴,具有较高的哲学性、艺术性。千百年来一直是文人墨客与民间艺人进行创作的不朽源泉,对后世影响深远。____ ____神话并非现实生活的科学反映,而是由于远古时代,人类开始思考与探索自然并结合自己的想象力所产生的。
刚开始读这本书时,还困惑其畅销的缘由,当读到后面章节,切实体会到了构思巧妙,着实领咯了读书的力量。能让人决定重生的,只有书。这个故事能够改变你的生命。—《纽约时报》《偷书贼》是2006亚马逊网络书店年度选书,荣登《纽约时报》青少年文学排行榜 名,稳居台湾诚品书店、金石堂网络书店畅销书榜首,足以和《安妮日记》并列经典。“偷书贼”的书名相当奇特,令人充满好奇,在未阅读书中内容前,你我对“偷书贼”这家伙的幻想,从行侠仗义的义“贼”至狡猾奸邪的恶“贼”,或许勾勒了许多轮廓和形象,是怎样的偷书贼?书又有什么好偷呢?但看完此书便会发现,原来“偷书贼”是位有个性、可爱又趣味的小女生,整部故事的剧情,也环绕在主角偷书贼“莉赛尔”身上。虽说主角是偷书贼莉赛尔,也是全程以第三人称叙述故事的死神,偷书贼自身的故事或许只是二战中的缩影,但透过第三人立场的死神,无奈又多愁善感的表达,更添加了故事中的战争无情、人性丑陋、矛盾世界的冲击,整部故事的架构铺陈,更加强而有力。
《镜花缘》是中国十大长篇古典小说之一,也是中国最著名的三部长篇神怪小说之一。还在泽木很小的时候就曾经看了这部小说,那时候没有什么太多的感悟,只是看书里的各种神奇鬼怪,觉得比较好玩,甚至会觉得那就是另一个世界,期盼着能去那种神话的世界里看看。后来随着泽木生活经历的增长,又开始重读少年时代曾经读过的古典名著的时候,又重新阅读了这部小说,感悟就和少年时代完全不同了。此刻再读《镜花缘》,忽然觉得,那些神仙鬼怪、异域风情、万物生长,其实就在身边,似乎都曾见过、经历过。人生本就是一场奇幻之旅。《镜花缘》只是我们人生的一个折射,似乎是在另一个维度里生活的我们。《镜花缘》的作者是清代的李汝珍先生,字松石,号松石道人,清代直隶大兴人,也就是现在的北京市大兴区人,也因此人称其为“北平子”。李汝珍先生博学多才,精通文学、音韵等,19岁随时任海州板浦盐课司大使的大哥李汝璜到古海州生活,也就是现在的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之后跟随经学大师凌廷堪,学习古代礼制、乐律、历算、疆域沿革。李汝珍对疆域沿革特别感兴趣,但却偏偏对当时做官需要的八股文表示不屑,加之他一生生性耿直,不阿权贵,不善钻营,始终没有谋到像样的官职,两次去河南做官,最大的官也就是河南县丞,其后,就一直居住海州。李汝珍先生虽然仕途不佳,但他学问渊博,并精通音韵,青少年时代就有著作《李氏音鉴》问世。李汝珍还精于围棋。乾隆六十年(1795年),曾于海州举行公奕,与九位棋友对局。后又辑录当时名手对弈的200多局棋谱,写了本棋谱《受子谱》,于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刊行。许乔林在序言中称赞该书“为奕家最善之本”。所以在《镜花缘》这部小说中会有很多关于棋局、音律的描写。中年以后,李汝珍感到谋官无望,于是潜心钻研学问。到了晚年,在没有版权意识的清代,仅靠写小说和钻研学问的李先生终于穷困潦倒。李汝珍平生最大成就是写成古典名著《镜花缘》。这本书是他在古海州地区采拾地方风物、乡土俚语以及古迹史乘,“消磨三十多年层层心血”而写成的,是古海州地区直接产生的一部古典名著。《镜花缘》自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出版问世以来,一直受到各方关注。鲁迅、郑振铎、胡适、林语堂等大家对它都有研究,评价颇高。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称之为能“与《万宝全书》相邻比”的奇书,可见他对这部小说的评价之高。前苏联女汉学家费施曼也评价说该书是“熔幻想小说、历史小说、讽刺小说和游记小说于一炉的杰作。”李汝珍先生大约出生在1763年,于1830年去世,十年之后也就是1840年爆发了鸦片战争,清朝开始从一个强盛的帝国逐渐衰败。在李汝珍先生所生活的年代,正是清朝这个传统的内陆帝国发展到鼎盛并开始逐渐与海洋文明发生碰撞的时期,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已经开始出现各类问题,但是一个封闭的大清朝并未意识到世界的巨变,更未意识到中国社会的发展已经到了必须以全世界为体系,来逐步解决自身庞大的社会结构所面临的问题的时候,所有人都还封闭的在以传统的中华文化圈为范围的区域内思考,这也是那个时代的特征。也因此,《镜花缘》依然是在用传统中国文化思维思考中国的社会问题,其中涉及的很多话题,以我们现在的视角看,恰好有助于我们理解那个时代的大清,作为一个繁荣强大又庞大繁杂的社会系统,为何会在短短不到百年中就落后于世界。泽木在此真诚地期待您收听《泽木评话《镜花缘》》。
《神仙传》是一部著名的道教经典,是东晋道教学者葛洪所著的一部古代中国志怪小说集,共十卷。书中收录了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几十位仙人的事迹。神仙传以想象丰富,记叙生动著称。 该书记载古代传说中的数十位神仙故事,大体继《列仙传》而作,其中容成公、彭祖二条与《列仙传》重出。其中很多人物虽并不是道士,但都被葛洪“请入”传中。虽事多怪诞,但其中不少人常为后世养生文献所引用;有些内容对研究中国古代养生学术也不无参考意义。 葛洪(284~364或343)为东晋道教学者、著名炼丹家、医药学家。字稚川,自号抱朴子,汉族,晋丹阳郡句容(今江苏句容县)人。三国方士葛玄之侄孙,世称小仙翁。他曾受封为关内侯,后隐居罗浮山炼丹。著有《神仙传》、《抱朴子》、《肘后备急方》、《西京杂记》等。
作者:(日本)原田玲仁 / 郭勇 译 《每天懂一点色彩心理学》是来自日本最潮色彩使用说明书,用366个生动小例子贴心揭示色彩妙用的秘密。为什么快餐店不适合等人?为什么蓝色汽车的事故率最高?为什么铁道口横杆要用黄黑条纹?为什么家教过严的孩子画画时多使用冷色?为什么医生穿绿色的手术服其实会加大手术难度?如果有更风趣幽默、更浅显易懂的“色彩心理学”读本就好了!相信很多读者都抱有这样的期望,而这本书正是为了实现读者这一愿望而创作的。本书的内容虽然以高深的理论为基础,但尽量避开了晦涩难懂的复杂部分。通过许多生动活泼、简单实用的例子,本书将色彩心理学的核心思想与思维方式直接明了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书中的插图和漫画也是为了让读者能够更加轻松地阅读而精心绘制的。总之,本书的宗旨就是“拒绝乏味,拒绝没营养”,让读者兴趣盎然地学习非常实用的知识。 欢迎大家进入色彩的魔力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