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语读后感:王小波曾经说过:一个人只拥有一生一世是不够的,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本书作者也说:我没法相信第一个人生的神奇故事,有助于我们面对更明朗、更真实的第二个人生,那个在我们醒来时注定展开的第二个人生。那么,我常常也有类似的感悟:生命是厚重且丰富的,你读过的书,走过的路,遇见的人,就是你的第二个人生。内容简介:本书是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土耳其作家奥尔罕·帕慕克的自传体文集,对帕慕克而言,伊斯坦布尔是一座充满帝国遗迹的城市。这座城市特有的“呼愁”,早已渗入少年帕慕克的身体和灵魂之中。该书是一段撼动了土耳其的文化变迁记录——折射出现代文明与不断退却的传统文化之间的斗争。作者简介:费利特.奥尔罕·帕慕克(Ferit Orhan Pamuk),土耳其当代最著名的小说家,西方文学评论家将他与马塞尔·普鲁斯特、托马斯·曼、卡尔维诺、博尔赫斯、安伯托·艾柯等相提并论,称他为当代欧洲最核心的三位文学家之一。1952年6月7日,帕穆克生于伊斯坦布尔。1998年《我的名字叫红》出版,该作品获得2003年国际IMPAC都柏林文学奖,同时还赢得了法国文艺奖和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2006年,帕慕克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来自互联网的“伊斯坦布尔”简介:伊斯坦布尔(土耳其语:İstanbul)是土耳其政治、经济、文化、金融、新闻、贸易、交通中心,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繁华的国际大都市之一。位于巴尔干半岛东端,博斯普鲁斯海峡南口西岸。扼黑海入口,当欧、亚交通要冲,战略地位极为重要。面积5343平方公里,人口1385万(1985)。公元前658年始建在金角湾与马尔马拉海之间的地岬上,称拜占庭。公元330年改建为东罗马帝国首都,改名为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又译康斯坦丁堡)。别称新罗马。1453年成为奥斯曼帝国首都。伊斯坦布尔之名在奥斯曼帝国征服之前至少存在百余年历史了,如1403年西班牙国王遣使觐见帖木儿大帝,使臣途径君士坦丁堡,在回忆录中提到,希腊人也称此地为伊斯坦布尔(见《克拉维约东使记》商务印书馆汉译本)。但西方国家认为奥斯曼帝国是此地的侵略者,所以依然坚持称此地为君士坦丁堡。1923年土耳其共和国初建时为首都(独立战争期间迁都安卡拉),伊斯坦布尔才成为国际上的正式名称。现在市区已扩大到金角湾以北,博斯普鲁斯海峡东岸的于斯屈达尔也划入市区,成为地跨欧、亚两洲的现代化城市。伊斯坦布尔当选为2010年欧洲文化之都和2012年欧洲体育之都。该市的历史城区在198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
在中国的千年帝制时代,清高宗弘历可谓是空前绝后的一人,然而在乾隆盛世达到登峰造极的时候,整个大清的政治与社会生活却被一股名为“叫魂”的妖术搅得天昏地暗。在1768年从春天到秋天的那几个月里,这股妖风冲击到了半个中国,百姓为之人心惶惶,官员为之疲于奔命,皇帝为之寝食不宁。在讲述叫魂故事的过程中,此书重在讨论这背后的历史意蕴。叫魂故事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传统中国政治和中国社会的一些基本问题。【基本信息】作者: [美] 孔飞力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上海三联书店;副标题: 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原作名: Soulstealers: The Chinese Sorcery Scare of 1768;译者: 陈兼 / 刘昶 ;丛书: 孔飞力著作集
该作讲述道林·格雷是一名长在伦敦的贵族少年,相貌极其俊美,并且心地善良。道林见了画家霍尔沃德为他所作的画像,发现了自己惊人的美,在画家朋友亨利勋爵的蛊惑下,他向画像许下心愿:美少年青春永葆,所有岁月的沧桑和少年的罪恶都由画像承担。道林刚开始时不以为然,但当他玩弄一个女演员的感情致使她自杀之后,发现画像中的道林发生了邪恶的变化。恐惧的道林没有克制,反而更加放纵自己的欲望。道林美貌依旧,画像却一日日变得丑陋不堪。而之后他的人生又走向了什么轨道,是邪恶还是正义。他的画像又是否一日日的丑陋,最后他与他的画像又发生了什么······
《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 印光大师撰,李净通居士编辑,录播:小冉。 印光大师乘愿再来,单提正令,不高谈心性,而全显妙心。弘一大师谓为三百年来一人者,岂过誉哉。机薪既尽,应火须亡,而微言大旨,嘉惠后学,固无时无地然也。师之文钞,虽处处指归,而人事倥偬,欲求一目全豹,涵泳有得者,则以李净通居士所编文钞菁华录尚矣。是书都三百三十三则,理显真常,语无重见,至精极粹,世鲜其俦。而居士重道尊师之心,尤所难能。吾知一卷风行,万流蒙益。正人心而辅郅治,其在斯乎!---摘自 圆瑛法师序。主播:小冉(冉宗瑜),原中央电视台《健康之路》主持人。皈依佛门后,发愿以“音声传播佛法”,弘法利生,先后录制了儒释道三教的经典有声书,《释迦牟尼佛传》相继被各大网络电台转载,点击量累计高达近三百万;小冉录制的有声书还有《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念佛法要》、《弟子规易解》、《太上感应篇》、《了凡四训》、《佛说十善业道经》、《俞静意公遇灶神记》、《海贤和尚》、《常礼举要笔记》等十余部。小冉的有声书沉稳大气,除了她有专业的播音员背景之外,更因生活中她能深入修行,不流于播读文字,而是将自己修行实践的感悟通过播读传播出来,力行而学文,故其录制出来的有声书不同一般,深涵宗教情怀。 这一套儒释道三个根系列作品,是应大通永利文化传播公司之邀录制的。 旅居海外后,小冉成立“亲仁学社”,信佛念佛,欣求极乐,念佛不离生活,行住坐卧中不忘念佛,学社定期举办讲座,结合大众不同根基的需要讲述儒释道经典论著,力求契理契机。